在成都这座悠闲与繁华并存的城市里,养老不仅是安享晚年的代名词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华,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,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、有意义,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,而图书馆,作为知识的殿堂和心灵的栖息地,正逐渐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、学习交流的理想场所,成都多家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,还针对老年读者推出了多项贴心服务,真正让“书香伴晚年”成为现实。
成都图书馆作为本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,位于青羊区文翁路98号,交通便利,乘坐地铁2号线或4号线即可到达,这里设有专门的老年阅览区,桌椅设计符合人体工学,光线柔和,减轻老年读者的视觉疲劳,藏书方面,除了常规书籍,还大量收藏了养生保健、历史传记、园艺茶艺等老年人感兴趣的书籍,并定期更新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图书馆每月会举办“银发读书会”,邀请老年读者分享读书心得,甚至不定期请来医学专家举办健康讲座,七十三岁的退休教师陈大爷说:“我每周都要来这里两三次,看看书,和老朋友们下下棋,图书馆还帮我们组织了诗词班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”
位于青羊区瑞联路的老年大学图书馆,虽然规模不大,但极具特色,该图书馆与老年大学紧密结合,许多课程如书法、国画、声乐等都与图书资源相互辅助,图书馆内设有开放式阅读角,老年人可以边阅读边交流,氛围轻松愉快。
图书馆还推出了“代借代还”服务,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,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可以送书上门,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许多高龄老人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,藏书以实用类为主,如养老政策解读、老年人权益保护、营养食谱等,非常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。
如果说传统图书馆是静心阅读之地,那么位于远洋太古里的方所书店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,虽然是一家书店,但其开放式的设计、温暖的灯光和咖啡香氛的氛围,吸引了许多时尚的老年人,这里经常举办文化沙龙、作者签售会,老年人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最新出版的好书,同时感受年轻人的活力。
方所还特别设置了“怀旧读物区”,收藏了许多上世纪的老版图书和连环画,让老年读者在阅读中重温旧时光,工作人员接受过老年服务培训,能耐心协助他们使用自助查询设备或推荐书籍。
武侯区图书馆在科技助老方面走在了前列,馆内配备了老花镜、放大镜、有声读物设备,甚至引入了朗读亭,老年人可以戴上耳机听书,保护视力的同时享受阅读乐趣,图书馆的网站和APP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,字体更大、操作更简单,许多老年读者学会了在线预约书籍、参加线上读书会。
图书馆还与社区合作,在多个社区设立了图书漂流点,方便老年人就近借阅,定期举办的“手机培训班”也很受欢迎,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电子阅读器、在线查阅资料,跨越数字鸿沟。
成都的这些养老友好型图书馆,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,更营造了一种温暖、包容的文化氛围,它们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的旁观者,而是积极参与其中的主角,无论是传统书籍还是现代科技,无论是静读还是交流,图书馆都为老年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。
书香伴晚年,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,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在成都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走进图书馆,以书为伴,以读会友,让晚年生活充满智慧与温情,正如一位读者所说:“年龄大了,身体可以退休,但心灵永远不能退休。”或许,这就是图书馆带给老年人最宝贵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