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在众多养老模式中,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将医疗资源与养老保障有机融合的新型模式,正逐渐成为未来养老发展的重要方向,成都作为西部重要城市,近年来在医养结合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,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机构,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、安心的健康养老服务。
成都早在2016年就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,经过多年发展,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,截至2022年,成都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超过100家,床位总数近2万张,其中既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举办的养老专区,也有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综合性医养结合机构。
成都医养结合模式主要分为三类:一是医疗机构内设养老床位,如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;二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,如礼爱老年介护中心;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,建立双向转诊机制,如华西医院与周边养老院的合作模式。
位于成都国际医学城的泰康之家·蜀园是西南地区首个大规模、全功能、国际标准的医养结合社区,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,占地面积约7.6万平方米,提供独立生活、协助生活、专业护理和记忆照护等多种业态,蜀园配套建设了二级康复医院,提供24小时医疗应急响应、慢病管理、康复治疗和长期照护服务,真正实现了"医养融合"的理念。
作为成都市首家公立医养结合机构,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病医院开创了"医疗+养老"一体化服务模式,医院设有养老床位300余张,配备专业医护团队,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养老等全方位服务,同时医院还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,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。
礼爱老年介护中心是成都较早引入日本介护技术的养老机构,注重"自立支援"的照护理念,中心内设医务室,与周边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配备专业护理团队,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。
晚霞养老是成都本土成长起来的养老品牌,其心慈苑照护中心专门接收失智失能老人,中心内设医疗机构,配备医生、护士和康复师,并与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,实现了"小病不出门,大病直通车"的服务模式。
在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时,老年人及家属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医疗资源配置,优质医养结合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,具备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能力,以及与大型医院建立顺畅的转诊机制。
二是照护服务质量,了解机构的护理人员配比、专业水平和服务理念,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方案是否科学合理。
三是环境设施条件,考察机构的无障碍设施、居住环境、活动场所等硬件条件,确保符合老年人生活需求。
四是费用构成透明,详细了解各项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,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纠纷。
五是地理位置选择,考虑机构与家庭成员居住地的距离,方便家人探视和紧急情况时的快速响应。
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,成都医养结合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:
一是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,从机构养老向社区、居家养老延伸,形成"机构-社区-居家"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。
二是智慧养老应用普及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开发智能照护系统,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三是专业人才队伍壮大,高等院校将加强老年医学、护理学等相关专业建设,为行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。
四是行业标准日益完善,政府将出台更多规范标准,促进医养结合行业健康发展。
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医养结合发展高地,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、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,无论是泰康之家·蜀园这样的高端养老社区,还是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病医院这样的公立医养结合机构,都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选择,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持续成熟,成都医养结合服务将更加优质、便捷,真正实现"健康养老无忧"的目标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健康、尊严、幸福的晚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