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人口大省,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,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,为应对这一趋势,四川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养老”新模式,以远程医疗和在线购药全流程为核心,推动养老服务的智能化、便捷化和高效化,这一行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也为全国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四川省老年人口已超过1000万,老龄化率位居全国前列,传统的养老模式依赖家庭照护和机构养老,但存在资源分配不均、服务效率低等问题,尤其是偏远地区,医疗资源匮乏,老年人就医难、购药难问题突出,随着“互联网+”技术的普及,四川省政府于2019年启动“互联网+养老”行动,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医疗、药品和养老服务,构建智慧养老生态体系。
远程医疗是四川“互联网+养老”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,通过搭建省级远程医疗平台,四川实现了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、养老机构的互联互通,老年人只需通过智能设备(如手机、平板或专用终端),即可享受在线问诊、健康监测和慢病管理服务。
在线问诊与健康咨询:平台接入华西医院、省人民医院等优质资源,老年人可通过视频或图文方式与专家实时沟通,绵阳市的养老院通过远程系统,每周为老年人提供心血管疾病咨询,减少了外出奔波的风险,数据显示,2022年四川省远程问诊量超过50万次,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达60%。
智能健康监测:通过可穿戴设备(如智能手环、血压仪),老年人的心率、血糖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,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数据,异常时自动预警,家属和医生可及时干预,成都市某社区为2000名老年人配备了监测设备,紧急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。
慢病管理服务: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常见慢病,平台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,医生定期调整用药计划,并通过推送提醒老年人服药,乐山市试点项目显示,参与远程慢病管理的老年人,住院率同比下降20%。
远程医疗不仅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,还降低了老年人的医疗成本,据统计,四川省老年人年均医疗支出减少约15%。
在线购药是“互联网+养老”的另一重要环节,四川通过打通医保支付、电子处方和药品配送环节,实现了“足不出户、送药上门”的全流程服务。
电子处方流转:远程问诊后,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直接上传至医保平台和合作药店,老年人可通过App或电话确认药品信息,系统自动审核医保报销,2023年,四川省电子处方使用率超过70%,覆盖常用药品2000余种。
药品配送网络:与顺丰、京东等物流企业合作,四川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药品配送体系,城市区域实现“半日达”,偏远地区通过无人机或便民服务点实现48小时内送达,甘孜州高原地区的老年人如今无需长途跋涉,即可收到急需药品。
用药指导与追溯:平台提供在线药师咨询服务,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,药品全程可追溯,确保安全可靠,2022年,四川省在线购药服务老年人超100万人次,满意度达95%。
在线购药全流程不仅解决了老年人购药难的问题,还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,尤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四川“互联网+养老”行动实施以来,取得了显著成效:老年人医疗便捷度提升30%,家庭照护压力减轻,同时带动了银发经济发展,挑战依然存在:部分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突出,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,隐私保护机制仍需完善。
四川计划扩大5网络覆盖、加强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,并引入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,这一模式有望推广至全国,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。
四川“互联网+养老”行动以远程医疗和在线购药全流程为突破口,不仅体现了科技赋能养老的创新精神,更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,在数字化浪潮中,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,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