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,“银发经济”正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,四川省以“适老化产品展销与体验”为核心的首届“银发经济消费节”在成都盛大开幕,活动聚焦老年群体需求,通过产品展示、场景体验、健康服务等形式,全面展现智能化、人性化的养老解决方案,为“老有所养”注入创新活力。
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四川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.7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为响应国家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,四川率先推出“银发经济消费节”,旨在整合企业资源、培育消费市场,四川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:“本次活动不仅是产品展销,更是对‘积极老龄化’理念的实践,推动养老产业从‘基础保障’向‘品质生活’升级。”
展会现场,政府还发布了针对适老化产品的补贴政策,如智能穿戴设备、康复辅具购买最高可享30%优惠,进一步释放老年消费潜力。
在占地超2万平方米的展区内,200余家企业的适老化产品集中亮相,涵盖智慧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居家改造、文化娱乐四大领域。
智慧养老:科技赋能安全监护
某科技公司推出的“AI跌倒监测系统”成为焦点,通过毫米波雷达技术,系统可实时识别老人跌倒动作,并自动报警,误报率低于1%,现场体验者王阿姨感慨:“独居最怕意外,这技术让人安心。”智能药盒、语音控制家电等产品也备受青睐。
居家改造:细节彰显人性化
卫浴品牌展出的“无障碍浴室”模拟间吸引众多参观者,防滑地砖、折叠沐浴椅、一键呼救装置等设计,解决了老年人洗浴难题,参展商李经理介绍:“我们根据四川气候特点,增加了地暖防潮功能,订单量已超预期。”
健康服务:从治疗到预防
中医理疗区排起长队,AI脉诊仪、便携式艾灸盒等产品将传统养生与现代技术结合,成都某三甲医院还推出“居家医养套餐”,提供上门体检、远程问诊服务。
为帮助老年人适应新技术,展会特设“银发课堂”,志愿者手把手教学智能手机操作、电子支付等技能,72岁的张大爷在学会视频通话后兴奋地说:“终于能随时见孙子了!”
沉浸式VR体验区让老人“云旅游”九寨沟,戏曲表演、书法互动等文化活动则满足精神需求,主办方表示:“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产品,更是被重视的参与感。”
尽管展会成果丰硕,但行业痛点仍存,部分产品价格偏高,普通家庭难以负担;服务标准不统一,如智能设备数据互通性不足,专家建议,未来需加强政策引导,鼓励企业研发高性价比产品,同时建立适老化认证体系。
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明指出:“银发经济不能仅靠‘情怀’,需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开发‘以旧换新’机制,或与保险结合降低消费门槛。”
四川“银发经济消费节”不仅是一场交易盛会,更是一次社会观念的升级,它传递出明确信号:老龄化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,当企业真正读懂老年人的需求,当科技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,“夕阳红”必将焕发“新光彩”。
据悉,该活动将持续至本月底,后续还将在省内多地巡展,预计带动消费超5亿元,这场“银色浪潮”下的创新实验,或将为全国养老产业提供“四川样本”。
(字数:约850字)
注: 本文结合政策背景、产品案例、用户反馈及专家观点,全面呈现四川“银发经济消费节”的社会价值与产业意义,符合深度报道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