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养老服务发展现状
截至2023年,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800万,占总人口的21%以上,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近年来,四川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,包括:
- 机构养老设施完善:全省养老机构数量稳步增长,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持续提高。
- 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创新:推广“嵌入式”养老服务,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。
- 智慧养老探索:依托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。
仍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、区域发展不均衡、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,亟需通过高质量发展予以解决。
2035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远景目标
根据《四川省“十四五”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及后续政策文件,到2035年,四川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包括:
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
- 居家养老为基础: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,推广“互联网+养老”模式,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医等上门服务。
- 社区养老为依托:建设更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。
- 机构养老为补充:优化养老机构布局,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,满足失能、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。
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
- 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,建立“医养结合”示范机构。
-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,推广中医养生、康复护理等特色服务。
促进智慧养老创新发展
- 建设省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,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精准匹配。
- 推广智能穿戴设备、远程健康监测等技术,提升养老服务效率。
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
- 扩大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,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和社会地位。
- 鼓励高校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,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优化养老服务政策环境
- 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,降低老年人养老成本。
-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,推动养老服务业市场化、产业化发展。
实现路径与挑战
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
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,优化养老服务补贴机制,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,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。
区域协调发展
针对川西高原、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区域,需加强政策倾斜,缩小城乡养老服务差距。
科技赋能养老
加快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,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。
社会参与与家庭支持
倡导“孝老爱亲”传统美德,鼓励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养老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