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舒适、便利的养老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近年来,四川依托丰富的古镇资源,积极探索“文旅+养老”的新模式,其中黄龙溪古镇和平乐古镇的适老化改造成为典型案例,这些改造不仅保留了古镇的历史风貌,还通过基础设施优化、服务配套升级等方式,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、休闲的养老社区,为全国古镇养老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,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,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近年来,当地政府结合古镇旅游开发与养老需求,对黄龙溪进行了系统性的适老化改造。
古镇原有的石板路虽然古朴,但对老年人行走存在一定安全隐患,改造后,主要街道铺设了防滑地砖,并增设无障碍通道,方便轮椅通行,公共卫生间增设扶手和紧急呼叫装置,部分区域还安装了休息长椅,供老年人随时歇脚。
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,黄龙溪引入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,并与周边医院合作,提供定期体检、远程问诊等服务,部分传统民居被改造成养老公寓,配备适老化家具和智能监护设备,让老年人在享受古镇文化氛围的同时,也能获得现代化的养老服务。
黄龙溪古镇本身拥有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,如舞龙、川剧表演等,改造后,古镇增设了老年活动中心,组织书画、茶艺、手工编织等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验活动,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,也促进了代际交流。
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,素有“天府南来第一州”的美誉,与黄龙溪不同,平乐更注重生态养老模式,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,打造“慢生活”养老社区。
平乐古镇周边森林覆盖率高,空气清新,适合老年人疗养,当地政府利用这一优势,开发了生态步道和滨河休闲区,方便老年人散步、锻炼,部分民宿和养老院采用“田园养老”模式,老年人可以参与种植、采摘等轻度农事活动,既能活动筋骨,又能享受田园乐趣。
平乐古镇在改造中引入了智慧养老系统,如智能手环监测健康数据、一键呼叫紧急救援等,部分养老机构还提供“互联网+养老”服务,老年人可通过平板电脑与家人视频通话,或在线学习养生知识,减少孤独感。
平乐古镇鼓励“邻里互助养老”,即健康老人与需要照护的老人结对帮扶,形成社区养老网络,当地还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站,定期组织年轻人参与敬老活动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黄龙溪和平乐古镇的适老化改造,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也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,随着更多科技和服务的融入,四川的古镇养老模式有望成为全国示范,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。
这种“文旅+养老”的模式,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,又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,实现了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的多重效益,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