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的成都龙泉驿,是一幅被粉色晕染的画卷,每年三月,万亩桃花竞相绽放,如云似霞,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流连,而在这片花海中,一群特殊的“追花人”格外引人注目——他们是来自成都及周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,手持相机或手机,用镜头记录下桃花的绚烂与生命的活力,这便是龙泉驿区近年来推出的特色养老活动之一:“春季赏花与老年摄影大赛”,这场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,更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重拾青春,展现了“桃花养老”的独特魅力。
龙泉驿位于成都市东部,素有“中国水蜜桃之乡”的美誉,每年春季,山泉镇、桃花故里等地的桃花漫山遍野,形成“十里桃花”的盛景,这里的气候温和、空气清新,加上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,逐渐成为成都及周边老年人春季疗养、休闲的热门目的地。
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,赏花不仅是视觉享受,更是一种身心疗愈,研究表明,接触自然能够降低血压、缓解焦虑,而集体活动则能有效减少孤独感,龙泉驿的养老机构抓住这一特点,将春季赏花纳入常态化活动,组织老年人结伴出游,在花海中散步、品茶、聊天,让养老生活充满诗意。
如果说赏花是感官的愉悦,那么摄影则是情感的升华,近年来,龙泉驿区联合本地养老机构、摄影协会,推出了“桃花养老·老年摄影大赛”,鼓励老年人用镜头记录春天的美好,参赛者中,既有退休后才拿起相机的“新手”,也有年轻时便热爱摄影的“老玩家”。
今年72岁的张阿姨是比赛的常客,她笑着说:“以前总觉得老了就没啥可追求的,但自从参加了摄影活动,我每天都会琢磨怎么构图、调光,感觉自己又年轻了。”她的作品《桃枝上的麻雀》曾获得大赛“最佳创意奖”,画面中一只麻雀立于桃花枝头,背景是朦胧的远山,生机盎然又充满禅意。
大赛评委、知名摄影师李强表示:“老年人的视角往往更加沉稳、细腻,他们能捕捉到年轻人容易忽略的细节——比如一朵将谢的桃花,或是一对携手赏花的老夫妻,这些作品不仅美,更有温度。”
龙泉驿的“桃花养老”模式,不仅是一场活动,更是一种养老理念的创新,它将“健康养老”“文化养老”“快乐养老”融为一体,打破了传统养老院“被动照料”的局限,让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会、创造价值。
龙泉驿的“桃花养老”模式已引起全国多地关注,当地政府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,比如开设老年摄影培训班、开发“桃花主题”康养旅游线路,甚至与高校合作研究“自然疗法对老年健康的影响”。
“我们希望未来能打造一个品牌——‘中国桃花养老胜地’。”龙泉驿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磊说,“让更多老年人知道,养老不是等待时光流逝,而是可以像桃花一样,在春天绽放第二次生命。”
在成都龙泉驿,桃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,更成为老年人焕发活力的媒介,一场摄影大赛,让银发族在花海中找回了创作的热情与生活的激情,或许,这就是“桃花养老”最动人的意义——无论年龄几何,生命永远可以如花般绚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