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爱慈莲养老服务有限公司
24小时服务热线:13880260636
当前位置: 首页 养老动态 正文

成都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,老人打分决定机构补贴

发布于:2025年07月12日 作者:a393743772 阅读:6

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如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近年来,成都市在养老服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“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”机制——由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进行评分,并依据评分结果决定政府补贴的发放,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养老机构的服务意识,也真正让老年人成为养老服务的“评价主体”,推动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、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。

成都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,老人打分决定机构补贴

满意度测评:老人成为“裁判员”

成都市于2021年开始试点“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”制度,并在2023年全面推广,该制度的核心是由入住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进行打分,评分项目包括:

  1. 生活照料(餐饮、卫生、日常护理等)
  2. 医疗护理(健康监测、紧急救助、康复服务等)
  3. 精神关怀(文娱活动、心理疏导、社交支持等)
  4. 硬件设施(居住环境、无障碍设施、安全防护等)
  5. 服务态度(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亲和力)

评分采用匿名方式,确保老人能够真实表达意见,测评结果直接影响政府给予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,得分高的机构可获得额外奖励,而长期评分较低的机构则可能面临补贴削减甚至整改要求。

政策背景:破解养老服务监管难题

长期以来,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监管主要依赖行政检查、资质审核等方式,但这些方式往往难以真实反映老年人的实际体验,部分养老机构为了通过检查,可能临时改善服务,但日常管理仍存在不足。

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过去,我们更多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评估养老机构,但真正重要的应该是老人的感受,满意度测评让老人成为‘裁判员’,倒逼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。”

该政策也与国家“十四五”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相契合,2022年,国务院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“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”,而成都的满意度测评正是这一方向的创新实践。

成效:服务优化与行业良性竞争

自满意度测评实施以来,成都市的养老机构在服务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服务更加精细化

不少养老机构开始注重个性化服务,例如为糖尿病老人提供定制餐食、增加心理咨询频次、组织更多兴趣小组等,某养老院负责人表示:“以前我们更关注硬件达标,现在则更注重老人的实际需求,比如增加家属探视便利性、改善夜间护理响应速度等。”

行业竞争更趋良性

由于补贴与评分挂钩,养老机构之间的竞争从“拼床位”转向“拼服务”,一些机构甚至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,提前优化服务流程,以争取更高评分。

老人权益更有保障

过去,部分老人因担心“提意见会被区别对待”而不敢发声,匿名评分机制让老人能够放心表达真实感受,养老机构的管理也更加透明化。

挑战与改进方向

尽管满意度测评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:

  1. 部分老人评分标准不统一:有些老人可能因个人偏好给出过高或过低的评分,影响公平性。
  2. 小型养老机构压力较大:资源有限的小型机构可能在硬件上难以与大型机构竞争,导致评分偏低。
  3. 长期监管仍需加强:个别机构可能在测评前突击改善服务,但测评后服务质量回落。

针对这些问题,成都市民政局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,

  • 引入大数据分析,结合长期服务记录调整评分权重;
  • 对小型机构提供专项扶持,帮助其提升服务能力;
  • 增加不定期抽查,确保服务质量稳定。

让养老服务真正“以老人为中心”

成都的“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”机制,不仅是一种监管创新,更是一种理念转变——从“政府主导”到“老人说了算”,这一模式让养老服务回归本质,真正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核心,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、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。

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完善,或许会有更多城市借鉴成都经验,让全国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更优质、更贴心的养老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