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这座被誉为“天府之国”的城市里,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无处不在,近年来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成都的养老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,其中以川剧变脸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,正成为老年人乐享晚年的重要载体,这一独特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,还促进了社区和谐与代际交流,成为成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抹亮色。
川剧变脸,作为四川地区独有的戏曲绝技,以其瞬间变换脸谱的神秘感和艺术性闻名于世,这项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,原是川剧表演中用来表现人物内心变化或剧情转折的手法,通过快速切换面具,演员能够在几秒内展现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,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内涵,在成都,川剧变脸不仅是旅游景点和剧院的常备节目,更逐渐融入日常生活,成为养老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对老年人而言,川剧变脸不仅仅是一种娱乐,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寄托,许多老年人在年轻时曾接触过川剧,甚至有些是曾经的戏迷或业余演员,通过参与变脸活动,他们能够重温青春记忆,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与活力,川剧变脸的互动性强,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动作或观看表演,激发自身的兴趣和创造力,从而在晚年生活中找到新的乐趣。
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,养老问题日益凸显,成都作为西部重要城市,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,截至2023年,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市人口的20%以上,面对这一挑战,成都市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的创新,将文化活动作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,川剧变脸活动便是其中之一,它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或工作坊,更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、增强社会连接的有效方式。
这类活动的意义在于多方面:它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,许多老年人因子女忙碌或丧偶等原因,容易陷入社交孤立,通过参与川剧变脸等集体活动,他们能够结识新朋友,扩大社交圈,增强归属感,文化活动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认知和身体能力,学习变脸的基本动作需要记忆和协调,这对预防认知衰退和保持身体灵活性有积极作用,这类活动促进了代际交流,年轻人通过协助组织活动或参与表演,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,并与老年人建立更紧密的情感纽带。
在成都的多个养老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,川剧变脸活动已经常态化开展,武侯区某养老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办“变脸乐享日”,邀请专业川剧演员进行表演,并组织老年人参与互动环节,活动中,老人们可以尝试佩戴简易脸谱,学习基本的手势和步法,甚至有机会上台“秀”一把,尽管动作不如专业演员娴熟,但他们的热情和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另一案例是成都市老年大学开设的川剧变脸课程,这门课程吸引了大量老年人报名,学员们从零基础开始,通过数月的学习,不仅掌握了变脸的技巧,还组建了自己的业余表演队,他们经常在社区节日或文化活动中演出,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“银发变脸团”,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,还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价值感。
成都养老文化活动的成功,离不开政府、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多方支持,成都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,资助专业机构开展川剧变脸等项目;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场地和组织资源;而志愿者和年轻一代的参与,则确保了活动的持续性和创新性,媒体的宣传报道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特色活动,吸引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。
成都的养老文化活动有望进一步深化和扩展,可以结合科技手段,如虚拟现实(VR)技术,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能“沉浸式”体验川剧变脸;可以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(如蜀绣、茶艺)结合,打造更多元化的养老文化套餐,更重要的是,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动员,将这类活动推广到农村和偏远地区,让更多老年人受益。
成都的养老文化活动,尤其是以川剧变脸为代表的传统艺术项目,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文化意义的晚年生活方式,它不仅是娱乐的载体,更是情感连接、健康促进和社会融入的桥梁,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,这种创新实践值得更多城市借鉴和学习,通过持续的努力,我们有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,乐享晚年,安度余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