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,养老服务已成为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核心议题,成都作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,近年来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明确提出“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的目标,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成都对老年群体福祉的高度重视,更展示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,本文将从背景、内涵、实施路径及意义四个方面,对成都“十四五”养老规划进行解读。
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突破20%,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,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、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,社区养老资源分散、专业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,在此背景下,成都提出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建设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创新服务模式,让老年人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获得便捷、精准的养老服务。
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并非简单的地理空间概念,而是一个涵盖设施网络、服务内容、数字支撑和人文关怀的综合性体系,其核心内涵包括:
成都的规划明确了多项具体举措:
成都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的构建,不仅是对国家“十四五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响应,更体现了以下深远意义:
随着规划落地,成都或将成为一个“全龄友好型城市”的典范——老年人不仅能“老有所养”,更能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,而“15分钟”这一时间尺度,也将成为衡量城市温度与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。
成都“十四五”养老规划中的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,既是应对老龄化的务实之策,也是以人为本城市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,通过系统布局、多元协同和科技赋能,成都正逐步打造一个“离家近、服务全、品质优”的养老新生态,这一探索不仅关乎老年群体的福祉,更将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宝贵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