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如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晚年幸福感,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,近年来,四川省积极推动"老年大学送课进院"活动,将书法、摄影、智能手机教学等课程送到社区、养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,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,也促进了社会和谐与代际交流,成为老年教育创新的典范。
传统的老年大学往往设在固定场所,许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或交通问题难以参与,而四川"老年大学送课进院"模式打破了这一限制,通过"送教上门"的方式,让课程走进社区、养老院,甚至农村老年活动中心,这一模式极大地降低了老年人的学习门槛,使更多银龄群体能够享受到终身学习的乐趣。
在课程设置上,四川老年大学结合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,重点推出书法、摄影和智能手机应用等热门课程,这些课程不仅实用性强,还能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,帮助他们适应数字化社会,增强社会参与感。
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深受老年人喜爱,在"送课进院"活动中,专业书法老师从基础笔画教起,逐步引导学员掌握楷书、行书等书写技巧,许多老年学员表示,练习书法不仅能陶冶情操,还能锻炼手脑协调能力,预防认知衰退。
成都某社区的刘大爷说:"以前想学书法但没机会,现在老师直接到社区来教,我们几个老伙伴一起练字,感觉生活充实多了。"书法课不仅让老年人重拾笔墨乐趣,还促进了邻里交流,增强了社区凝聚力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摄影成为老年人表达自我的新方式,四川老年大学的摄影课程不仅教授拍摄技巧,还指导学员如何运用手机修图软件,让作品更具艺术感,许多老年人通过学习摄影,开始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,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,与家人朋友互动。
绵阳某养老院的李阿姨说:"以前只会用手机打电话,现在学会了拍照和发朋友圈,孩子们都说我的照片拍得越来越好了。"摄影课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审美能力,还帮助他们跨越"数字鸿沟",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在数字化时代,许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面临生活不便,四川"老年大学送课进院"特别开设智能手机应用课程,涵盖微信聊天、在线支付、健康码使用、视频通话等实用技能,老师们耐心讲解,手把手教学,确保每位老年学员都能掌握基本操作。
南充某社区的陈奶奶笑着说:"以前去医院挂号都要排队,现在学会了手机预约,方便多了!"智能手机教学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也减少了他们在数字化社会中的焦虑感。
"老年大学送课进院"活动自开展以来,受到广泛好评,许多老年人表示,这些课程让他们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乐趣,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这一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,推动了老年教育的普惠化发展。
四川老年大学计划进一步扩大送课范围,增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课程,如健康养生、声乐舞蹈等,并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,让更多银龄群体受益。
四川"老年大学送课进院"活动通过书法、摄影、智能手机教学等课程,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,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,这一创新举措体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,为积极老龄化提供了有力支持,期待未来更多地区推广类似模式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"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"的幸福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