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,养老机构“收费高、入住难”问题日益凸显,为破解这一难题,四川省积极探索创新,推出“普惠养老专项行动”,通过城企联动等多种方式,着力降低养老机构收费标准,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,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、便捷、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。
四川是人口大省,也是老年人口大省,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超过1800万,老龄化率超过21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,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,而市场化养老机构收费普遍较高,许多中等及偏低收入老年人无力承担,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,旨在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参与,共同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,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。
所谓“城企联动”,是指城市政府与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,共同推动普惠养老发展的模式,城市政府通过提供土地、规划、资金、财税等政策支持,降低企业建设和运营成本;企业则承诺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,控制收费标准,保证服务质量,让老年人得实惠,这种模式既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、政策保障中的引导作用,又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。
在具体实践中,四川省多措并举,推动城企联动落地见效,一是加强土地保障,各地政府在编制城市规划时,优先保障普惠养老项目用地,以划拨、租赁、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土地,降低企业初始投入成本,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,通过财政贴息、风险补偿、产业基金投入等方式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养老项目的信贷支持,解决企业融资难题,三是落实税费优惠,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,减征企业所得税,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,切实减轻企业运营负担,四是建立补贴制度,根据养老机构收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、护理等级等因素,给予差异化运营补贴,鼓励企业优先接收经济困难、失能失智等老年人。
通过上述政策措施,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成本显著降低,收费标准得以有效控制,据了解,参与城企联动行动的养老机构,收费标准普遍比同等条件市场化机构低20%以上,许多机构甚至降低30%—40%,且服务项目清晰规范,不存在额外隐形收费,老年人入住负担明显减轻,成都某普惠养老院在政府提供场地租金减免和运营补贴后,单床月收费降至2500元左右,远低于同地段市场机构4000元以上的价格,而服务质量不打折扣,受到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。
除了降低收费,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还高度重视服务质量提升,四川制定发布了普惠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,从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精神慰藉、文化娱乐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并建立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,确保企业提供优质服务,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,大力发展医养结合,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,不少普惠养老机构内设了医务室、护理站,或与附近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,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。
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的实施,有效增加了普惠养老服务供给,缓解了“入住难”问题,截至目前,四川省已推动多个城市与企业签约合作,新增普惠养老床位近2万张,改造提升原有床位1.5万余张,数万名老年人受益,未来几年,四川还将继续深化城企联动,扩大覆盖范围,创新服务模式,让普惠养老政策惠及更多老年人。
普惠养老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部分企业可持续运营压力较大、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专业人才短缺等,下一步,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,优化营商环境,加强人才培养,推动普惠养老高质量发展。
四川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通过城企联动,成功探索出一条降低养老机构收费标准、扩大普惠服务供给的新路径,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益经验,期待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方持续共同努力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