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,截至2022年底,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800万,占总人口的21%以上,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预计到2035年,四川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30%,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,政府亟需优化养老用地布局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。
近年来,国家和四川省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养老社区建设,
这些政策为四川未来养老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。
结合四川省的地理特点、人口分布及政策导向,未来养老社区的建设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:
作为四川省的经济中心,成都及其周边城市(如德阳、眉山、资阳)将成为养老社区建设的重点区域。
优势:医疗资源丰富、交通便利、配套设施完善,适合城市老年人就近养老。
川南地区气候温和,生活成本较低,适合发展中端养老社区。
优势:气候宜人、物价适中,适合经济条件一般的老年人养老。
该区域老龄化程度较高,政府正加大养老用地供给。
优势:自然环境优美,适合发展低成本、田园式养老社区。
攀枝花被誉为“阳光花城”,冬季温暖,适合发展候鸟式养老。
优势:冬季气候温暖,适合北方老年人“候鸟式”养老。
虽然该区域人口较少,但生态环境极佳,适合发展高端养生养老社区。
优势:空气质量好、风景优美,适合高端养老需求。
养老社区的建设将带动医疗、旅游、地产等相关产业,促进地方经济增长,攀枝花、都江堰等地的养老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新增长点。
政府通过调整土地用途,盘活闲置土地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成都近郊的部分工业用地已调整为养老用地。
合理的养老用地规划能够提供更多优质养老选择,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,提高晚年生活质量。
未来四川的养老社区将结合智能化技术,如远程医疗、智能家居等,提升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。
四川省养老用地规划正朝着多元化、区域化方向发展,未来成都都市圈、川南、川东北、攀西和川西高原将成为养老社区建设的重点区域,这些规划不仅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压力,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提升老年人福祉,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,四川有望成为西部养老产业的标杆省份。
对于有养老需求的家庭来说,可以提前关注这些区域的养老社区建设动态,以便在未来选择最适合的养老方式。